作者:王曉輝
《水滸傳》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白話章回體長篇小說。它綜合了歷史記載、民間傳說、話本和戲劇中的諸多素材,從南宋的說書到元代雜劇,一路演變下來,最后才由施耐庵、羅貫中等小說家編撰成書。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所說:“于是自有奇聞異說,生于民間,輾轉(zhuǎn)繁變,以成故事,復(fù)經(jīng)好事者掇拾粉飾,而文籍以出?!蔽覀兘裉熳x《水滸傳》,仍然能清晰地看到說書的節(jié)奏和雜劇對白的痕跡。
《水滸傳》揭示了北宋末年社會昏暗和動蕩的根源,以高超的藝術(shù)手法,塑造了眾多叱咤風(fēng)云、有血有肉的水滸英雄形象。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雪夜奔梁山的林沖、景陽岡打虎的武松、開黑店做人肉饅頭的孫二娘……,在中國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而《水滸傳》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影響早已遠播海外,成為世界文化的經(jīng)典。
【配圖:彭靖雯】
與《三國演義》《紅樓夢》和《西游記》一樣,《水滸傳》在英語世界的傳播也經(jīng)歷了從節(jié)譯、編譯到全譯的過程?!端疂G傳》最早的節(jié)譯本是The Adventures of a Chinese Giant(《一個英雄的故事》),1872年發(fā)表于香港出版的The China Review(《中國評論》)。譯者署名只有H. S. 兩個縮寫字母,此公究竟何許人也已無從查考。故事中的Chinese Giant,其實就是魯智深,講述的是《水滸傳》第三回到第八回的內(nèi)容,包括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等精彩片段。
1929年,美國紐約Alfred A. Knopf公司出版了英文編譯本Robbers and Soldiers(《強盜與士兵》),編譯者為Geoffrey Dunlop,主要講的是《水滸傳》中武松的故事,而且譯者別出心裁,將原著中很多情節(jié)都移植到了武松一個人身上,屬于典型的改寫。
此后,又有不同版本的節(jié)譯本陸續(xù)出現(xiàn)。中國外文局旗下的《中國文學(xué)》(Chinese Literature)雜志曾于1959年和1963年刊登了沙博理(Sidney Shapiro)翻譯的《水滸傳》第七回至第十回、第十四回和第十六回,分別講述了林沖被逼上梁山和吳用智取生辰綱的故事。在節(jié)譯本的基礎(chǔ)上,沙博理先生又用了多年的時間,終于完成了《水滸傳》100回本的全譯,于1980年由外文出版社正式出版。
《水滸傳》英譯本中影響較大的有三個。第一個是美國女作家賽珍珠的譯本《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All Men Are Brothers),1933年由紐約The John Day Company出版。
賽珍珠1892年出生在美國一個傳教士家庭,剛剛四個月大即隨父母來到中國鎮(zhèn)江,在那里度過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賽珍珠在中國生活了近40年,中文是她的“第一語言”,也成為她日后能夠以更加貼近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方式從事寫作和翻譯的獨特優(yōu)勢。
賽珍珠的《水滸傳》英譯本甫一問世,便在海內(nèi)外引起強烈反響,很多學(xué)者對其譯本稱贊有加,但也有人批評她用中文的思維邏輯和表達方式進行翻譯,翻譯家錢歌川甚至認為賽珍珠的《水滸傳》英譯簡直“豈有此理”。賽珍珠在《水滸傳》英譯本的前言中對自己的翻譯原則已經(jīng)做了明確的解釋:
I have translated it as literally as possible, because to me the style in Chinese is perfectly suited to the material, and my only effort has been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as much like the Chinese as I could because I should like readers who do not know that language to have at least the illusion that they are reading an original work.
賽珍珠在前言中開宗明義地說明了自己的翻譯理念,也就是按照字面意思逐字逐句進行翻譯。在她看來,《水滸傳》中文的風(fēng)格與故事內(nèi)容完美匹配,譯者只要讓譯文更像中文的風(fēng)格就好了,因為她希望不懂中文的讀者能夠有讀原著的感覺。
盡管毀譽參半,賽珍珠翻譯的《水滸傳》在英語世界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于1937年、1948年、1957年、1968年多次再版,最近一次再版是2010年Moyer Bell出版的一卷本。賽珍珠譯本的多次再版足以說明其在西方世界受歡迎的程度。
第二個是沙博理的《水滸傳》100回的譯本Outlaws of the Marsh。沙博理1915年出生在紐約,1937年畢業(yè)于圣約翰大學(xué)法律系,二戰(zhàn)期間加入美國陸軍服役,退伍后在哥倫比亞大學(xué)和耶魯大學(xué)學(xué)習(xí)中文和中國歷史文化。1947年,沙博理來到中國,與中共地下黨員、著名話劇演員鳳子相遇并結(jié)為連理。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To love a Phoenix, to love a Dragon”,愛上了鳳凰,也愛上了龍;愛上了鳳子,也愛上了中國。1949年10月1日,沙博理與妻子一起受邀坐在觀禮臺親眼見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他后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在那人海之中,我能感覺到激動的情緒像電流一樣傳遍全身?!?963年,經(jīng)周恩來總理批準,沙博理加入中國國籍,他自豪地稱自己是“華籍美人”。
新中國成立后,沙博理加入外文局,開始了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翻譯人生。1952年,他翻譯的《新兒女英雄傳》在美國紐約出版。此后,老舍的《月牙兒》、巴金的《家》、茅盾的《春蠶》,以及《平原烈火》《保衛(wèi)延安》《林海雪原》《小城春秋》等紅色作品,共計198種譯作,從沙老筆下奔涌而出,而上世紀70年代翻譯的《水滸傳》,無疑是他翻譯生涯中的巔峰。
沙博理翻譯《水滸傳》始于上世紀50年代,開始是為外文局旗下的英文刊物《中國文學(xué)》翻譯《水滸傳》的節(jié)選,到了70年代,才著手100回本的全文翻譯。
One accidental good which came to me ou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as that since few writers dared touch pen to paper and no outstanding novels had appeared, I was asked whether I would be willing to translate the famous classic Outlaws of the Marsh. I delightedly agreed.
因為當(dāng)時正是在“文革”期間,沒幾個作者敢于動筆寫作,優(yōu)秀的作品更是少見,這時候,翻譯《水滸傳》的機會來了,沙博理當(dāng)然樂于接受。
沙博理在翻譯小說書名時頗費了一番腦筋。沙博理認為,“水滸傳”不能直譯為Marsh Chronicles(水滸紀事),書名應(yīng)當(dāng)吸引讀者,于是翻譯為Heroes of the Marsh(草莽英雄)。江青聽說后,很不高興。在當(dāng)時“評水滸批宋江”的政治氣氛中,帶領(lǐng)梁山好漢接受朝廷招安的起義軍的首領(lǐng)宋江就是個“叛徒”,怎么能是“英雄”呢?沙博理覺得自己根本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與這些“超級革命”的激進人士較真兒,于是,他與江青派來的人有了這樣一番有趣的對話:
沙博理說:“您不喜歡‘heroes’,改成‘outlaws’怎么樣?就是無法無天的人?!?/p>
“無法無天的人?盜匪那樣的?”對方問道。
“不錯,盜匪是無法無天的?!鄙巢├碚f。
“那么,好吧?!睂Ψ酵饬?。
問題就這樣解決了。沙博理后來在回憶錄中說:“Fortunately the English of the Gang of Four was as weak as their comprehension of Song Dynasty history. They didn't know that 'outlaw' is a 'good' word in common English usage, that its main connotation is a folk hero who stands up against unjust persecution of the ordinary people by the establishment. (好在‘四人幫’一伙人的英文水平和他們的歷史知識一樣糟糕,他們不知道,‘outlaw’在英語慣常用法里是褒義詞,其主要含義是指那些挺身而出、反抗當(dāng)權(quán)者迫害普通百姓的民間英雄。)”今天回看這些故事,已成笑談,但當(dāng)年沙博理在那樣的政治環(huán)境下翻譯《水滸傳》,所冒的風(fēng)險和承受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沙博理的《水滸傳》譯本出版之后,眾多專業(yè)人士對沙博理的譯本給予了高度評價。研究中國的專家白之(Cyril Birch)在《威爾遜季刊》撰文指出:“賽珍珠譯本All Men Are Brothers把《水滸傳》大部分呈現(xiàn)給了西方讀者,而沙博理的譯本體現(xiàn)出三重進步:他嫻熟掌握中文,就使得他的譯文更加準確;他直截了當(dāng)?shù)挠⑽谋磉_比賽珍珠的仿中式英語更為優(yōu)雅;他根據(jù)的是原著較早的版本因而翻譯更完整……這是一部中世紀的綠林好漢故事,確有其人其事,此乃先天優(yōu)勢?!?/p>
沙博理譯作等身,成就斐然,于2010年和2011年獲得“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和“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第三個也是最新的一個譯本,The Marshes of Mount Liang,由登特-楊父子(John and Alex Dent-Young)翻譯,于1994年至2002年間分五卷由香港中文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父親約翰·登特-楊是英國著名翻譯家,畢業(yè)于劍橋大學(xué),通曉多種語言。他的夫人出生在上海,自童年開始就特別喜歡《水滸傳》,這一愛好隨著兩人的結(jié)合自然而然地傳遞給了約翰·登特-楊。機緣巧合,在香港中文大學(xué)任教的翻譯家閔福德(John Minford)希望約翰·登特-楊為一部文學(xué)選集翻譯《水滸傳》的幾個章節(jié),誰料想約翰·登特-楊一發(fā)不可收拾,夫妻聯(lián)袂,父子接力,將120回全本譯出。
... so when it was suggested (by John Minford and Sean Golden) I might like to produce an English version of one or two chapters for an anthology, I enjoyed taking up the challenge. My respect for and enjoyment of the Shuihu grew continually as I worked and the few chapters, almost accidentally, turned into the full one hundred and twenty.
在給翻譯家汪榕培的信中,約翰·登特-楊表達了自己的翻譯理念:
The translation had the specific aim of introducing this Chinese classic to a new audience. I mainly wanted to produce an English version which did not sound too obviously like translation and which was reasonably modern without being glaringly anachronistic.
約翰·登特-楊認為,自己翻譯《水滸傳》的目的就是把這部中國文化的經(jīng)典作品介紹給一個新的讀者群體。他希望自己的譯文沒有太多的翻譯痕跡,有一定的現(xiàn)代感但又不至于時空錯位。很明顯,這一翻譯理念與賽珍珠截然相反。登特-楊希望自己的翻譯“不那么像翻譯”(did not sound too obviously like translation),而賽珍珠則努力讓譯文“更像中文”(to make the translation as much like the Chinese),讓讀者“有讀原著的感覺”(have at least the illusion that they are reading an original work)。
出于興趣和對前輩大師的景仰,我搜羅了賽珍珠、沙博理和登特-楊父子的三種不同版本的《水滸傳》英譯本,時常翻閱。幾位翻譯家所處的時代不同,所選擇的《水滸傳》版本不同,翻譯的理念和標準不同,但他們在跨文化轉(zhuǎn)換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的語言功力和文化功底,令我欽佩不已。讀書過程中偶有感觸,便隨手記錄,希望與熱愛翻譯的同行分享。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翻譯的“知之者”“好之者”和“樂之者”越多,中國文化就會在全世界獲得越廣泛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