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曉輝
大唐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夏天,李白來到東都洛陽。此時的李白,剛剛結(jié)束了兩年翰林供奉的生活,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從都城長安一路游蕩至洛陽,希望能找到新的人生方向。
“賜金放還”是體面的說法,其實就是一次性發(fā)放補償提前解除勞動關(guān)系。不過,李白的心態(tài)還好,似乎沒有受到太大的打擊。他在長安雖然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卻因詩名和“御手調(diào)羹”“力士脫靴”“貴妃捧硯”的傳說,成了天下第一“網(wǎng)紅”。這樣的人物來到洛陽,自然少不了接風酒席和詩文唱和,也許就是在某一次文人的聚會上,李白見到了比自己小11歲的杜甫。
這對文壇“雙子星”,一個是國家級詩人,一個是地市級詩人,一個名滿天下,一個嶄露頭角,11歲的年齡差根本不是個事兒,因為,有了詩,就足夠了。
【配圖:彭靖雯】
此后的一年里,李白與杜甫攜手同行,暢游梁宋、齊魯,品論詩文,尋幽探勝,留下了一段后人津津樂道的文壇佳話。
李白的性格瀟灑飄逸,宛若天邊的浮云;杜甫沉穩(wěn)堅毅,始終懷抱著經(jīng)世治國的儒家理想。兩人在一起的時候,杜甫對李白是仰視的,而李白則把杜甫當作小弟看待,這一點,從兩人互贈的詩文中就可以看出來。
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
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
……
而李白寫給杜甫的詩就像大哥對小兄弟說話,透著親切與調(diào)侃:
《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這首詩后來收錄在《全唐詩》中,標題寫得很明白,就是“戲贈”,是好友見面相互打趣的詩。飯顆山究竟在哪里,如今已不可考。據(jù)說這是李白與杜甫在兗州見面時寫的詩,李白見杜甫面目清瘦,大中午的戴著個斗笠,免不了開上幾句玩笑,這也符合他的性格。有人拿這首《戲贈杜甫》說事兒,認為李白拿杜甫尋開心,不夠尊重。對這樣的說法,我不贊同。李白與杜甫相遇之時,還沒有“李杜”并稱這回事,無論是年齡、資歷還是名氣,兩人之間的差距都很大,況且李白個性張揚,不拘小節(jié),與太守飲酒,他都能“手持一枝菊,調(diào)笑二千石”(漢制太守俸祿為二千石),見到了憨厚可愛的小兄弟,開個玩笑,再正常不過了。我倒是從這首戲贈詩中讀出了滿滿的親切感。
不過,也有很多專家學者認為這首詩是后人偽作,理由是這首詩沒有收錄在李白的詩集中,而是首見于距李杜時代一百多年后的一本匯集詩人奇聞軼事的書《本事詩》。還有學者認為這首詩的文字拙劣,不是李白的手筆。我不是文史學家,沒有能力和資格去做考據(jù)工作,只將此說記錄在此,供讀者參考。
上世紀三十年代,吳經(jīng)熊先生在《天下》雜志上以英文向西方讀者介紹這段文壇掌故,他是這樣翻譯的:
I met Tu Fu on the tops of the Rice Hill,
Wearing a big bamboo hat under the noontide sun.
How is it you have grown so very thin?
You must have put too much bitter efforts into the making of poetry!
這種類似打油詩的文字和內(nèi)容都很簡單,只要按照原文的意思順下來,讓外國讀者知道這首詩講的是什么就行了,也不必在乎押韻。
吳經(jīng)熊先生的一位朋友看到了他的翻譯,將后兩句做了改動,使文字更加地道,也頗具幽默感:
Gee! You are losing weight terribly!
Maybe your poems have got all the weight you have lost!
(杜甫啊,你怎么這么瘦?
難道你的肉都長到詩里去了?)
日本學者小畑薰良將這首《戲贈杜甫》選入自己翻譯的《李白詩集》中,譯文更加輕松幽默,抄錄在此,供讀者學習參考。
Here! Is this you on the top of Fan-ko Mountain,
Wearing a huge hat in the noon-day sun?
How thin, how wretchedly thin, you have grown!
You must have been suffering from poetry again.
杜甫雖然喜歡李白,但也并非盲目崇拜,對于李白的煉丹求仙和放浪形骸,他也能直言相勸: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這首詩作于天寶四載(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魯郡(今山東兗州)相別,各自踏上了不同的人生之路。臨別之際,杜甫寫了這首《贈李白》。李白被“賜金放還”,漂泊齊魯;杜甫自己懷才不遇,困頓洛陽。雖然能結(jié)伴漫游,但如此漂泊下去,整天喝酒唱歌,終非長久之計,而且杜甫對于李白沉迷于煉丹求仙也是不贊同的,故以此詩規(guī)勸,也有自警之意。
Florence Ayscough和Amy Lowell的譯文:
Autumn comes,
We meet each other.
You still whirl about as a thistledown in the wind.
Your Elixir of Immortality is not yet perfected
And, remembering Ko Hung, you are ashamed.
You drink a great deal,
You sing wild songs,
Your days pass in emptiness.
Your nature is a spreading fire,
It is swift and strenuous.
But what does all this bravery amount to?
Florence Ayscough(艾思柯)是美國著名漢學家,一生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文學藝術(shù)和古典詩歌的翻譯與傳播。她的成長經(jīng)歷與賽珍珠非常相似,1875年出生在上海,童年在中國度過,少年時回美國讀書,長大后又回到上海生活,并系統(tǒng)學習中國的文字、文學和文化,寫過杜甫傳記,翻譯過李清照的詞。
艾思柯夫人致力于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文化,貢獻巨大,值得我們尊敬。但這首詩的翻譯卻有待商榷,主要是語氣和語境出現(xiàn)了很大的偏離。從英文翻譯的字面上看,杜甫是在訓斥李白:
“秋天我們又見面了,你還像個飛蓬一樣到處飄,長生不老藥也沒煉成,你哪有臉去見葛洪!你喝大酒、狂唱歌、混日子。你的性格像團火,燃燒得迅速又猛烈。你這樣驕縱有什么用???”
外國讀者不懂中文,只能順著譯文的脈絡(luò)走,結(jié)果完全背離了杜甫的原意。以杜甫責己恕人的儒者襟懷,他不可能一口一個“你”地指責比自己大11歲的李白,更何況這段“痛飲狂歌”的生活杜甫自己也參與了,他也沒有特別充分的理由把責任歸咎于李白一人。杜甫的口吻是感嘆兩人共同的漂泊狀態(tài),既是提醒李白,也是警策自己??磥恚g詩歌最重要的還是理解原詩的內(nèi)涵,至于押不押韻,倒在其次。
杜甫這首詩的第一句,“秋來相顧尚飄蓬”,既然是相顧,說的就是兩個人。杜甫的意思是:已經(jīng)到了秋天,我們兩人還像蓬草一樣東飄西蕩,沒有著落;你的仙丹也沒有煉成。我們整日痛飲狂歌、意氣飛揚,究竟是為誰,又什么時候是個盡頭呢?
如果我們能這樣理解這首詩,翻譯的時候?qū)θ朔Q和口吻都要調(diào)整。我嘗試翻譯如下,請讀者朋友指正:
Autumn has come, and we are still drifting
as we pursue immortality in daydreaming.
Days slip by in wine and song,
arrogant and defiant, for whose sake and for how long?
兩位大詩人攜手漫游的日子結(jié)束了,杜甫依依不舍,分別之際還沉浸在“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回憶當中;李白落拓豪邁,拿得起放得下,“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揮手昂然而去。
聞一多先生評價李白和杜甫的相遇是“我們四千年的歷史里,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紀念的”,是“青天里太陽和月亮走碰了頭”,說得太好了!